湖州铁佛寺举行“端午安康 · 香遇美好”手作香囊活动


端午将至,粽香袅袅,情意悠长;香包盈盈,祈福安康。在这传统佳节的浓厚氛围里,香包与粽子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穿越时光而来。香包起源于先秦,《礼记·内则》早有记载,它不仅是驱邪祈福的祥瑞之物,更蕴含着香药养生的智慧;粽子则源于人们对楚国诗人屈原爱国情怀的深切缅怀,二者自此成为端午不可或缺的习俗象征。

2025年5月25日下午2点,铁佛寺普觉堂内热闹非凡,30多名义工师兄齐聚于此,共同开启一场别具一格的端午活动——做香包、包粽子。



活动伊始,是充满创意与温情的缝制香包环节。艾叶、薄荷、薰衣草等带着自然香气的材料整齐摆放,五彩布料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义工师兄们满怀热情,纷纷拿起材料,穿针引线间,仿佛开启了一场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他们精心填充香料,专注的神情里满是对传统习俗的敬重。

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温馨的氛围如春日暖阳。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香包在巧手下诞生,仿佛是端午跳动的精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紧接着,包粽子环节火热开场。提前准备好的食材令人垂涎,饱满的糯米、翠绿清香的粽叶、香气宜人的红豆,无一不诉说着端午的美好。师兄们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将粽叶折成漏斗状,一边忙碌,一边分享着包粽子的技巧。有经验的师兄耐心地手把手教着新手,在他们的指导下,新手师兄们也逐渐掌握了要领。很快,大小不一的粽子摆满了桌面,每一个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对节日的祝福。


此次端午活动,不仅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活动结束时,大家喜气洋洋地合影留念,用相机定格这难忘的瞬间,也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发表回复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