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开放四十周年 雪窦山资圣禅寺举行“佛诞慈善一日捐”活动


2025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时值释迦牟尼佛诞辰日,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雪窦山资圣禅寺隆重举行“佛诞慈善一日捐”暨浴佛祈福法会。作为资圣禅寺恢复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纪念活动,法会以“慈心善行 和乐人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宁波及周边的诸多善信檀越共同参与,现场募集善款数十万元。


千年传统续新篇:从浴佛祈福到慈善实践

清晨八时,弥勒宝殿内香烟袅袅,烛光烨烨,大众整齐列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雪窦山资圣禅寺方丈怡藏大和尚率两序大众至大雄宝殿恭迎释迦牟尼太子像至宝殿中央的九龙金盆。金盆内已注满香汤净水,四周撒满各色花瓣,庄严肃穆。

“浴佛不仅是纪念佛陀诞生的祈福仪式,更是洗涤内心尘垢的修行实践。”怡藏大和尚开示道,“自住山三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佛教慈悲与社会慈善相结合,让佛陀的慈悲精神转化为济世利人的具体行动。”据浙江雪窦慈光慈善基金会统计,数十年来该活动累计捐款数百万元,资助贫困学生、残障人士、重病患者等弱势群体逾万人次。


勺勺香汤涤心田:从外在仪式到内在觉醒

上午九时,浴佛法会进入高潮。怡藏大和尚率先以金勺舀取香汤,灌沐太子像,随后僧俗二众依次浴佛。每位参与者浴佛前,有序排队将随喜功德投入慈善捐款箱。

每一勺香汤都代表着对佛陀教诲的忆念,每一份捐款都承载着对众生的慈悲。今日我们以香汤浴佛,更要以佛法洗涤自心;我们捐助他人,实则是滋养自己的菩提心种。

法会结合传统佛教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现代慈善理念,为信众日常修行提供了具体指导。



慈宗理论新实践:从传统信仰到现代价值
作为太虚大师“慈宗”理论的重要实践道场,雪窦山资圣禅寺在此次法会中特别强调了弥勒信仰的现代意义。太虚大师曾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弥勒菩萨代表的大慈精神,不仅是对未来成佛的期盼,更是对当下完善人格的指引。怡藏大和尚指出,希望将弥勒的慈心转化为每个佛弟子的日常善行。


名山建设启新程:从宗教活动到文化盛事

作为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的重要组成,“佛诞慈善一日捐”已逐渐成为融合传统文化、公益慈善、旅游体验的综合性文化盛事。此项活动就是将佛陀慈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成为宗教中国化实践的一个鲜活案例,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了佛教的智慧与力量。

发表回复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