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说了什么?让这位设计师把废旧仓库爆改为禅堂!
深度
2017-12-26 10:12:35
2017年就快过去,在这个岁末深冬里,一个别有意趣的寺院静修营,竟吸引了全国各地200多位设计师齐聚。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2月22日至24日,苏州西园寺菩提书院举行了第一届设计师静修营。来自天南地北的设计师们,闻讯纷纷欣然前来,齐聚在这个江南古刹,共襄一场“觉醒的艺术”盛宴。
空间设计与禅意文化
在短短两天的静修营里,设计师们在禅修、经行、雅集、读书会等活动中静心,思考和交流设计的初心与真谛。
在静修营 “觉醒艺术与禅意设计” 主题论坛上,与会的法师、嘉宾和营员们,更是开展了一场关于设计艺术与禅意文化的讨论。
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菩提书院创办导师济群法师首先向现场大众带来开示。济群法师直指在如今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之下,人们对富有精神内涵的品质生活有着很大的需求。
济群法师说:“我们所需要的用品很多,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生命本身也是一件作品。”而提升生命这件作品,就需要了解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禅的智慧就是极好的方法。
而对于设计师而言,将禅的智慧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也能为他人、为自己的生命作品添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禅意文化从古至今一直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的安住,那就是禅意空间的设计。禅意空间设计,也是连接人与居所空间的艺术桥梁,体现着我们在行住坐卧中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西园寺园林景观
西园寺园林景观
西园寺园林景观
禅意设计的殊胜实践
济群法师和与会嘉宾在静修营主题论坛上关于禅意空间的讨论,充满了禅宗文化的佛法智慧。这些贯穿于居住生活中的智慧,其实早已在西园寺的一些建筑设计上付诸实践。而这一切,也缘出于济群法师的“十二字箴言”。
本次设计师静修营的主要活动都在西园寺拈花堂举行。拈花堂如今是西园寺的“地标性”建筑,而你或许很难想像,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的“五号仓库”。
改造前的“五号仓库”
拈花堂设计者陈熙成为本次静修营嘉宾
因缘具足,陈熙成为了雕琢“五号仓库”的设计者。于是,“五号仓库”焕然一新,成为“拈花堂”。
如今的拈花堂已是具足三大部分的禅意空间,中间是禅堂,两侧还有小禅堂、休息室、茶室和图书馆等。禅堂空间通透悠远,圆月状的玄关,让人和目光都能从此瞬间进入一个广阔似无限的禅意世界。
更具禅意的是,在庄严的菩萨像前方,一张长长的洁白宣纸挂于梁上,贯穿禅堂,宛如瀑布天边飞流。而横梁之上是古朴的排房式屋顶,屋顶的芦苇材质中还并排开设了两扇长窗,阳光和月光都能透窗而下,直照禅心。
而禅堂的地板,则是由原色的木地板铺成,排列上蒲团之后,禅意空间宛然天成。不仅如此,两旁屏风大胆选用薄、轻的钢制材料,经过粉刷处理后显出木质效果,又易于移动使用,节省空间,使材料超越了自身的物理限制,更显空灵禅风。
这样的禅意空间,正体现着无我、无相、超然的禅法智慧。对此,拈花堂的设计者陈熙说:“是师父一句话,我恍然大悟,无论什么建筑空间,都是给人用的,都要符合人性的需求,于是我开始考虑如何让用户有心生宁静的感觉。”
静修营嘉宾前央视主持人赵普
济群法师认为,设计也是一种修行,每一个空间项目从开始设计到最后的呈现,都体现着设计师对于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解。而禅意空间,或许就是这个问题恰到好处的答案。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