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协会举办2022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
嘉宾合影
2022年12月2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承办的2022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以线下线上融合的方式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当代佛教中国化道路实践。
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佛学院(总部)、福建黄檗禅文化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佛教界法师出席了线上会议,共同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研讨会开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刘威秘书长主持。
中国佛教协会宗性副会长在开幕会上致辞
中国佛教协会宗性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也是当前我国佛教界的工作重心。人间佛教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应当以人间佛教思想作为指引,持续推进当代佛教在经典阐释、思想体系建设、教规制度完善、礼仪习俗调整层面的中国化实践进程。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是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实践抓手,也是实现当代佛教健康传承的时代命题。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应当沿着佛教无我利他、觉悟奉献的根本精神,发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个体生命质量的价值导向,建立起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众生的新时代佛教形态,为当代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主任怡藏法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佛教是历史上率先进行和实现中国化的宗教,积累了丰富的“宗教中国化”经验。“人间佛教”思想是太虚大师在百年前中国社会动荡、佛教发展内忧外患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他顺应社会变革思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引,成功开创了近代佛教中国化的新局面。太虚大师之后,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士等后继者结合社会环境、佛教生态和时代需求,契理契机地丰富和发展了“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进入新时代,佛教面临新的“中国化”任务,人间佛教思想作为当前中国佛教的主要指导思想,理应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以更好的契合“政治上认同、文化上融合、社会上适应”的宗教中国化要求,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正当其时。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袁莎副院长线上致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袁莎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不断续写佛教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坚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相结合,根据中国社会实际需要和时代进步要求正确阐释教义教理,按照佛教传播演进的客观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佛教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人间佛教”的中国实践。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必须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整体观念。我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圆融、整合的中国佛教整体观和系统论,将助力中国佛教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也是今天中国佛教三大语系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时代化、现代化的学理支撑。本次“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召开,以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为要旨,这与当前我国宗教工作的主题高度契合,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推动佛教中国化时代化,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郑筱筠所长指出,人间佛教是民国时期太虚大师首倡,经无数近现代高僧大德实践探索出的精神遗产。时至今日,“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佛教的重要旗帜与实践道路。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其中的重要精神底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崇俭戒奢”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内涵。唐代道世法师编佛教类书《法苑珠林》,即专设“俭约篇”,集列佛门俭约的典范。戒贪、节俭、少欲知足的思想,既是佛典反复倡导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古以至近代中国佛教高僧不断坚持的实践美德。2022年6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传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是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推动中国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
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线上发言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指出,制度创新是人间佛教行稳致远的关键,中国佛教通过伦理和制度重构,使佛教适应了中国社会“政主教从”、人伦立教的文化形态。参照印度佛教论义传统,结合中国信众知识结构讲解汉译佛典的解经活动,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也应当是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基本途径。中国佛教诸宗各有其基本教义,这是历代祖师解经的结果,这个与时俱进的开放思想体系,构成了汉传佛教的文化主体性。中国汉传佛教教理教义的主体内容,直接来源于宗派祖师们的理论建构。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往往是对祖师解经思想的再加工,即对祖师思想的系统化整理,乃至出现教条化的倾向。悲智双运与中道圆融的精神特质,是汉传佛教主体性的两大思想支柱。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可能途径,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佛教思想和制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走出中国佛教真伪论的窠臼,确立汉译佛典、祖师典籍的根本地位,研究寺院、协会、院校在新时代的社会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何建明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永革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唐忠毛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杨维中教授、卲佳德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尹邦志研究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佳副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吴华副研究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法师,深圳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史教研部张蕾蕾副教授,浙江佛学院(总部)惟祥副院长、圣梵法师,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院长定明法师等围绕会议主题先后作了发言。
与会学者和法师们从人间佛教信仰观、人间佛教节俭观、人间佛教因果观、人间佛教修行观、人间佛教众生观等方面作了精彩的思想研讨和热烈的学术交流。与会学者和法师们认为,人间佛教思想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佛教界提出,并写入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佛教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实践道路的主体自觉,是近现代以来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背景,是中国佛教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现代文明。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问题意识,是把“推进佛教中国化”与“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两个当代中国佛教的关键命题和历史任务予以统一,形成思想自觉和实践合力。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方法论,是在传统佛教与现代佛教、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新时代佛教与中国社会、新时代佛教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秉承不变与变、融贯与创新的创造性发展。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关键,一是要梳理和沟通菩萨道、五乘佛法与当代人间佛教的关系;二是要探讨和融通中国宗派佛教传统与当代人间佛教的关系;三是要反思和推进百年人间佛教思想积淀与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之间的继承与创新。
与会学者和法师们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时代,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既是佛陀本怀的时代呈现,也是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中国佛教优良传统与百年人间佛教运动脉络的当代贯通和实践,是当前推动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让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社会更适应、更融洽,是继续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重点,这有赖于对“人间佛教”所包含理论内核和实践途径进行再思考、再研究、再探讨。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让其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领头羊”作用,发扬“人间佛教”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众生的理念,不负时代赋予中国佛教界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
专家学者发言与论文观点摘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郑筱筠所长作了题为《厚植崇俭戒奢优秀传统》的发言。她指出,人间佛教是民国时期太虚大师首倡,经无数近现代高僧大德实践探索出的精神遗产。时至今日,“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佛教的重要旗帜与实践道路。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其中的重要精神底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崇俭戒奢”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内涵。唐代道世法师编佛教类书《法苑珠林》,即专设“俭约篇”,集列佛门俭约的典范。戒贪、节俭、少欲知足的思想,既是佛典反复倡导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古以至近代中国佛教高僧不断坚持的实践美德。2022年6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传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是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推动中国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作了题为《人间佛教与汉传佛教主体性建构》的发言。他指出,制度创新是人间佛教行稳致远的关键,中国佛教通过伦理和制度重构,使佛教适应了中国社会“政主教从”、人伦立教的文化形态。参照印度佛教论义传统,结合中国信众知识结构讲解汉译佛典的解经活动,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也应当是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基本途径。中国佛教诸宗各有其基本教义,这是历代祖师解经的结果,这个与时俱进的开放思想体系,构成了汉传佛教的文化主体性。中国汉传佛教教理教义的主体内容,直接来源于宗派祖师们的理论建构。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往往是对祖师解经思想的再加工,即对祖师思想的系统化整理,乃至出现教条化的倾向。悲智双运与中道圆融的精神特质,是汉传佛教主体性的两大思想支柱。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的可能途径,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佛教思想和制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走出中国佛教真伪论的窠臼,确立汉译佛典、祖师典籍的根本地位,研究寺院、协会、院校在新时代的社会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黄夏年研究员发表了题为《浅议人间佛教的信仰观》的论文。他指出,近代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佛教经论中早有的“佛在人间”的思想。佛教不是远离世间的,佛教的目的是改变众生、解决众生的烦恼,让众生更好地生活在人间,所以应以人类世间为依据而弘扬大乘佛法。太虚大师认为,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赵朴初居士提出,中国佛教是在中国土地上孕育成长的,它将满怀信心迈向未来,迈向人间佛教的理想境界,一个全人类和平幸福、共同繁荣昌盛的华藏庄严世界。人间佛教是当代中国佛教实践道路的指导思想,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最终还要将佛教落脚点放在解脱方面,以此作为人间佛教最终目的,亦即“淑善人间即严佛土”。根据信仰的长期性与特殊性,人间佛教要实现体系性的信仰,融化到中国佛教的血液里,需要经过一个渐进的沉淀过程才能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何建明教授作了题为《回归佛陀本怀——作为现代人间佛教基础的菩萨道》的发言。他指出,清末杨仁山居士积极开展佛经刊刻流通、佛教教育和佛学研究等佛教复兴运动,高举复兴“本师释迦之遗教”之大旗,将菩萨道作为现代佛教建构的根基。太虚大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动和推展了佛教革新运动、人间佛教事业,并在后来的印顺法师那里得到学术上和理论上的极大推进和提升。太虚大师领导的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旗帜的现代佛教革新运动,其精神实质是阐微抉秘,畅佛本怀,以适应现代人生需求。中国台湾星云法师领导的佛光山、圣严法师所开创的法鼓山和证严法师领导的慈济功德会等,也是现代人间佛教实践的充分展现。以大乘菩萨道为标志的佛陀之本怀,是中国现代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础。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从智慧的服务到服务的智慧:论人间佛教精神史的当代导向》的论文。他指出,“人间佛教”作为注入民族国家、社会文化因素的“全新判教”,既有广阔的思想阐释空间,更能够合理地注入佛教表述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实践”。人间佛教与社会思潮相关联,能够赋予佛教一种时代化的社会服务精神;人间佛教思想的持续深化,能够不断地助推传统佛教论或佛教观的改进,形成一种智慧的服务;人间佛教思想的细致阐释,可以推进佛教思想以时代化为导向的中国化进程,为当代化的中国智慧贡献力量;人间佛教精神史的当代导向,必须充分具备强化文明对话的精神品质。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应是一种反思历史、评判传统的佛教;是要展开对话的佛教,是需要与各种人心思潮不断对话的佛教;是要主动建构的佛教。如果没有反思、没有对话、没有建构,人间佛教的很多实践层面的问题就没办法展开,“践行人间佛教思想”也就异化为“没有佛教思想的人间践行”。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李向平教授发表了题为《生命伦理与人间佛教理论》的论文。他指出,人间佛教开示的生命智慧是每一位信仰者、实践者自己去把握的生命自由,是生命主体的自我觉悟与自我解脱与自我神圣。人间佛教作为一种高度自力的宗教,同时也是致力于身心治疗的宗教,既是个人的宗教、亦是社会的宗教;既是实用的信仰践行方式,亦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规范。人间佛教之生命伦理应包括职业伦理、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组织伦理、生态伦理等。人间佛教的生命伦理如何实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间佛教的发展前景。人间佛教对传统佛教关注人生、慈悲为怀、爱护生命思想的传承和延续,开创了生命权利意识新境界的生命伦理关怀。这既是对生命道德伦理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从人间佛教思想出发对当下生命危机和精神问题的积极回应。把生命伦理扩展到世间一切存在,这是人间佛教一次新的、比佛教来到中国之后更加伟大的文化建设,它将为社会、生活的健康、理性发展提供新的价值信念。
南京大学哲学系杨维中教授发表了题为《佛教的人本化与人间佛教》的论文。他指出,隋唐佛教中国化诸宗将佛教的“人本化”倾向加以突出和发展,使其具有比印度佛学更为明确地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和对现世生活的肯定。解脱不离世间的观念成为天台、华严、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共同理念,禅宗生活化的修行方式以及宋明以后流行的“治心”与“治世”相统一的儒佛交融之论,是这一特质的突出表现。近现代佛教改革的思想特征,一是强调入世、注重人生,二是逐渐把传统佛教注重“佛本”变成注重“人本”。主张既出世又入世,提倡不违现实生活而行现实佛事,强调随顺世间、利乐有情,把“利他”“济世”作为学佛的根本;把传统佛教远离人间、可望而不可即的佛教,直接植根于人生、直接植根于人的现实生活,这是近现代“人间佛教”的特色。人间佛教是当代中国佛教的主流,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重要内涵,应以人本精神融摄贯通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以中国化佛教诸宗心性本体的“具体化”理论成果作为强大的理论基础,建设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发表了题为《当代人间佛教的因果观再思考》的论文。他指出,佛教的因果观作为总原则,是与佛教的缘起论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奠基性概念。其思想逻辑,是基于佛教的善恶伦理观、人生观、修证论,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相通”的时间序列中提供解释。“因果问题”在佛教思想之外也是人类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的核心逻辑路径,是确立事物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途径,贯穿了近现代的认识论、近现代哲学,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许多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当代人间佛教不仅应该在佛教因果观念史视域中进行自我清理与分判,也应当关注到现代人的因果观以及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因果观新动向,并自觉地与之展开相关对话与自我诠释,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当代人间佛教因果解释的“合法性”与佛教因果观现代诠释的有效性。
西南民族大学期刊社尹邦志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对佛陀言教的信仰》的论文。他指出,佛陀言教的神圣性,以音声为内容,以闻者修证为宗旨。建构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方法,按太虚大师的理路,在于“新”与“融贯”。从佛法与世间法区别的角度,固然能够彰显佛法的出世间性、神圣性。但从佛法与世间法的融贯上,同样可以彰显佛法的神圣性,显明佛法的“常住”普遍性和永恒性。太虚大师把人间佛教称为“新佛教”,包含了“佛教中心的新”与“中国佛教本位的新”两层意涵。“佛教中心的新”,即是在对于现代社会的契合中,以佛教为中心,而不是以世俗为中心;是以佛教为时代立心,而不是以现代的思想文化为佛教立心。“中国佛教本位的新”,即以中国两千年来传演流变的佛法为根据,在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的需要上,去吸收采择各时代各方域佛教的特长,以成为复兴中华民族中的中国新佛教,以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趋势上的需求。佛陀的言教和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全世界的人民。人间佛教信仰观的核心,仍在于对佛陀言教的信仰和亲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王佳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作为信仰层面的人间佛教阐释》的论文。她指出,赵朴初居士和太虚大师一样,都主张佛教要与时代、社会、政治关系相适应,主张佛教服务国家社会,利益人群,多做入世的事业。赵朴老将佛教发展置于时代和国情考量,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爱国爱教、正确处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等背景下,不失时机地提出将人间佛教思想确立为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带领佛教徒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佛教自身建设,并且还将“积极开展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佛教徒的联谊工作”增列为新的工作任务。正果法师、茗山法师、净慧法师、一诚法师等佛门大德对人间佛教进一步作出了教理阐释。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在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的全国佛教界已经达成共识。人间佛教是实践的动态的佛教形态,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实践乃至信仰、修证,仍需要当代佛教界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完善、深化和发展。
南京大学哲学系邵佳德副教授发作了题为《储蓄俭德:近代中国佛教徒的节俭观初探》的发言。他指出,佛教有悠久的崇俭传统,但并不一味反对众生财富的积累或者在布教兴寺方面的需求,而是对这些财富的获取和应用做了很多戒律方面的规定,提倡积极的布施来平衡个体宗教生活的俭朴和集体社会财富的积累。佛教反对贪欲,但不反对财富或经济的合理运用。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主张以“俭、勤、诚、公”作为出家人、在家众甚至全体国民的新道德,以挽救当时民贫国穷之困局。从经济角度,他主张生活资本的来源从俭省储蓄而得;从道德精神角度,应去除奢靡浪费,安乐淡泊生活;从佛法修证角度,俭的最直接呈现就是戒律,应将不须有不应有的行为戒除,以节省其精神疲劳而作应作之事,以戒为主,以施、忍为助,乃成俭德。近代佛教的节俭观,从僧人和信众角度,对佛教徒的经济行为和商业财富做了限定,更强调俭德在精神提升和个人修身层面的价值。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建构,切实包含了宗教和世俗道德生活的改造提升愿景,其中对于俭德的诠释和实践是其重要内容。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吴华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互联网祈嗣行为中送子观音的图像传播与场景应用》的论文。他指出,传统的信仰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图像传播可以在手机、电脑与互联网之间进行便捷的上传与下载。由此,观音成为了观相,观相与观音进行了互构共存。由于声音与视觉等感官的并用,信众们在互联网中开启了菩萨图像传播的新旅程。菩萨图像以其可操作的功德体验成为了部分信众的信仰选择。设置手机屏保以其便捷性、可接触,方便了信众随时与菩萨图像的互动,在增强她们的信念上发挥着精神寄托的作用。从宗教的社会关怀功能角度来看,菩萨图像传播与场景应用等现象,成为了现代信众表达信仰的新形式之一,在动力方面,主要源于信众自我身心协调的需要。相对于传统烧香许愿、诵经称念名号等信仰方式,最为流行的增进与菩萨的联系,就是从视觉的角度传递菩萨图像,甚至讨论菩萨图像的场景应用。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圣凯法师作了题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三大要素与问题意识——人才、教法、证法》的发言。他指出,师资相传、正法亲证、教法传播三者历时空而不断绝,形成佛教传承至今的“神圣根基”。这种“神圣根基”的追求与建构,正是佛教绵延不绝的正统观念。现代中国佛教主体的“人”,是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佛教经典教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双肩挑”与“双通”的人间佛教实践者;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现代意义“教法传播”的核心命题;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修道论建设核心,是贯通菩萨道与解脱道的抵牾。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教法与证法内涵,一是佛教教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二是佛教戒律清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契应,三是佛教礼仪文化与现代文明生活的互融。
深圳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史教研部张蕾蕾副教授发表了题为《求诸己度群生——弘一法师的修行启示》的论文。她指出,“人间佛教”不仅是空泛的思想理念,不仅是笼罩在当代佛教之上的观念形态,更要通过落实为个人实践而得到最终呈现。在个人层面认知与实践人间佛教,将其与自身生命历程融合为一体,不失初心与本怀,这更具有根本性与决定性意义。近代弘一法师以卓绝一生的修行,将自身生命与人间佛教融合为一体,“遗世而独立”的风韵,是由其终生不懈的修身所塑成的,他出家后的持律更是与修身融为一体,进入新的境界。弘一法师一生的修行启示我们“一己”的重要,他重新发现并肯定了“一己”的价值,也以一己之力真正实践了“人成即佛成”,“求诸己,方能度群生”。弘一法师的持律苦修,乃为“明畅佛法、浅挽世风”,他注重将修身与持戒落在实处,心口如一、言行如一,珍重自己的人格与品行,将“器识”与为僧的本分放在首位,对于当今人间佛教的道风建设与个人修养,皆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浙江佛学院(总部)副院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法恩法师发表了题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思想建构》的论文。他指出,太虚大师从世界人心问题的注重,人类生活的现实需要,提出应推行适应社会的、科学的、组织的佛教,认为佛教应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由人生发达到佛境。太虚大师对于人生佛教的期待,是想在塑造个体道德修养、人格基础上,继续去塑造社会、改良社会,将人生佛教所具有的传统佛教的慈悲无畏精神和现代革新思想结合起来,既为佛教在近代的发展探索出道路,也为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太虚大师对于佛教-社会关系的思想,逐步通过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两个概念固定下来,成为具有近代标志意义的佛教思想代表和实践模式。人间佛教是对治当下佛教弊端的一剂良药,是推动新时代中国佛教健康传承,使新时代中国佛教行稳致远的实践方向。
浙江佛学院(总部)圣梵法师发表了题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与慧能禅法的内在逻辑》的论文。他指出,人间佛教是近代太虚大师在探索佛教改革和现代化道路中的思想创建,其理论特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直溯心源,诸根普被,判摄诸宗,建构了新的三级三宗佛教思想体系,于人间践行菩萨道。太虚大师尤推崇禅宗,认为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未来佛教的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禅佛教”。太虚大师承继唐代慧能大师禅法的现实关怀,“直源探本”并结合现代中国佛教面临的现实与需要,著力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在制度上倡导瑜伽菩萨戒、今菩萨行,实践上推崇禅机生活的当下呈现。彰显出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就是适应现代社会、关怀现代社会、净化现代社会。人间佛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具有契合时代特色的现代性开创。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内在的重要脉络,可谓是在更大程度上对禅宗精神的坚守和回归,这是当代人间佛教修行实践中应予措意的宗趣。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院长定明法师发表了题为《太虚大师重建中国佛学与人间佛教》的论文。他指出,“重建中国佛学”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建构的宗旨,人间佛教的提倡与思想创建是以主流中国佛教思想为底蕴,融摄旁流佛教而通于世界的佛学。太虚大师认为“禅”是中国佛教的精神与骨髓,中国主流佛教皆源于“禅”,中国佛教之重建必须以“禅佛教”为基础,综合融通贯持藏传、南传两大语系佛教。人间佛教是重建中国佛学的具体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其体系性特质,在以“本佛”圆教思想为背景,构建起人间佛教菩萨行的框架体系,融汇三系而成适应现代的世界新佛学。人间佛教坚持中国佛教本位的立场,以禅为中国佛教特质,用禅学史观统摄中国佛教史,以禅佛教融摄三系佛法重建中国佛教,目的在实现传统佛教的现代化转型。人间佛教在制度建设层面,不是抛弃传统的声闻戒和菩萨戒,而是以《瑜伽菩萨戒》为基础,融贯传统僧俗的戒律,为人间佛教的实践提供新伦理精神和教团组织理念。人间佛教在思想上继承了中国佛教“本佛”的圆教思想脉络,制度上汇归于《瑜伽菩萨戒》为本的圆融性格特质,坚持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与组织制度相统一,在实践上落实呈现为人间佛教菩萨行的入世精神。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