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潮州工夫茶叶汉钟先生:喝茶,品的就是这一杯茶汤的艺术

IMG_257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IMG_258 IMG_259

前几天举办了一场粤海工夫茶会,记得在茶会中,潮州工夫茶代表性传承人叶汉钟先生便生动演绎了什么是“茶汤的艺术”。事后接受采访说道:“所谓茶汤的艺术,就是将人、水、茶、器四者为一体。喝茶,品的就是这一杯茶汤的艺术。”

IMG_260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茶汤”。所谓“看茶汤便能辨别品质”,之所以是这样,完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IMG_261

比如: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一杯泡好的茶,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而在这点上,最重要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来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的程度。

IMG_262

茶汤有些绿有些红,有些亮有些暗,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茶汤的颜色还可以分成色相、明度与彩度来判定。

IMG_263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茶汤的颜色主要是绿与红之间的变化,这与茶的发酵程度有关,发酵愈少,汤色愈偏绿,发酵愈多,汤色愈偏红,其间就有黄绿、金黄、橘红等非阶梯式的变化。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这与茶的焙火程度有关,没怎么焙火的茶,汤色显得明亮,焙过火后,因焙火程度的加重,汤色变得愈来愈深。

☞彩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这与茶汤内可溶物的多少有关,可溶物溶出愈多,茶汤的稠度就愈大,表现在汤色上就是彩度高。相反的,可溶物愈少,茶汤就愈变得水水的,汤色的彩度就愈低。

IMG_264

从茶汤角度来判断时,需要要注意两点:

1、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2、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附上六大茶类的茶汤动图,大家也可作为简单的参考:

IMG_265绿茶:绿叶绿汤  茶汤颜色清澈透明

IMG_266 红茶:红叶红汤  在阳光下茶汤颜色明亮鲜活

IMG_267青茶:汤色金黄  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

IMG_268黄茶:黄叶黄汤  汤色浅黄中略带明亮

IMG_269黑茶:橙黄或棕红  汤色黑褐有光泽,多为红亮的琥珀色

IMG_270白茶:汤色杏黄  汤色清淡,一般为杏黄色

话题·互动

#你对茶汤方面有什么见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抱歉,评论已关闭!